輔具家ATHome
2021.07.27
踏上照顧者旅程的第一堂課:照顧是人性關懷課,兼具科學與生活智慧

文/小虎文

 

曾經是公共衛生護理師,也是社區護理師、授課講師、簡報高手等等多重身份的Maya林治萱,隨時都能從她清晰又靈活的腦袋裡,想出一個個厲害的照顧計畫來!在她神清氣爽的笑容下,她從不諱言,自己也是長期照顧者。能同感他人的辛苦,是她的親身體會,只是她輕輕提起,也輕輕放下。

 

只是接納一切談何容易?她給了幾個小秘訣:了解照顧資訊,讓心裡有預期的底氣;不渴望變好,盡量延緩被照顧者身體狀況退步的期程。

  

長輩不是小孩,期待若空只會悲傷

  

「我們很容易把寶寶跟老人相比,可是寶寶有可預估成長的曲線表,老人不能走路卻可能是突然發生措手不及,照顧者會覺得難受,因為我們無法預期老人下一步病情究竟怎麼走?如果沒有人提醒照顧者,後面的結局可能會發生什麼事?無法預估的狀況下,他的心裡會感到更慌。」

 

很多人以為照顧家中的父母長輩,最多只要1年、3年,最多5年吧? 但事實是,也有可能8年到10年,甚至更久的都有。反覆矛盾混雜希望與失望的紛雜心情,是照顧者的日常。

  

「對照顧者而言,原本計劃的生涯會被破壞,會感到不知所措。我也曾經歷過蠟燭兩頭燒的階段,一邊照顧未滿周歲的孩子,一邊照顧我媽,在我的後車廂裡同時裝著嬰兒車與輪椅,那那段時間心力交瘁。」

 

「小朋友我可以期待她長大,但我媽媽這關不行。我是護理背景,我清楚病程會怎麼走、失能的順序是什麼。我不敢奢求母親的健康能完全變好,但我知道只要她離開輪椅的時間變長, 注意居家環境無障礙與預防跌倒,若能進步到可以拿拐杖在室內行走,這樣我就不用擔心她退步太快後臥床導致的壓傷、肺炎、營養不良等等,能有這些預估與判斷決策的能力,是由我長期訓練的護理專業知識在支撐。」

 

治萱提到,「照顧」這項工作的能力很難速成,需要經驗與知識長期累積,對於疾病的症狀了解後,就不會輕易地對退化的長者貼上「懶、不積極、不配合」這些負向標籤。

 

多了解相關疾病的知識與資訊,參透疾病的成因後才能真的「對症照護」,避免誤解某些疾病的症狀,例如失智症的長者到了疾病中後期,開始會忘記物品的名詞與使用方法,此時若能有更多的提示如標語或是物品名稱的提醒,就有機會維持自立的生活;但若照顧者不知這個照護策略,只抱怨病人懶散不配合,或是就搶先全部幫個案做好,反而容易讓她退步的更快。

 

另一個例子是照顧罹患糖尿病的失智長輩,必須與其他失智照護多了飲食的注意事項,與著重觀察長者的進食能力的維持等。都顯示「照顧」這件事,一直都需要整合資源的協助,這也是我們齊力、努力的目標。

 

為輪椅貼上正向標籤,它就是代步的移動輔具

 

話鋒一轉,治萱對於「標籤」很有感觸,因為這些標籤會深入我們的潛意識,而影響我們做出正確理智的照顧判斷。

 

「當初我爸爸對輪椅很排斥,覺得媽媽開始使用輪椅,就是『沒有用了』。可是我不排斥輪椅,在我媽媽病情轉壞前,我就已經做了很長的心理準備,也讓我的女兒了解,人會慢慢變老,用到輪椅很正常。現在的她也會她會用輪椅推著大人推著她弟弟,她覺得坐在上面速度很快很好玩,從小我就從遊戲讓他理解到,使用輔具是一件對人有幫助又快樂的事情,這真的沒什麼。」

 

治萱很有意識地不讓助行工具變成「標籤」,她認為社會共同打造輪椅使用者友善的環境,讓更多人有開闊的心胸,接受「生命就是會有各種變化」的接納心態。

 

「我小時候看到身心障礙者可以出門上班,例如刻印店中在打鎖的鎖匠,坐電動輪椅在學校任職的小兒麻痺患者......那時就在我心中埋下種子:行動不方便的人也可以出門上班,只要環境設計注意到有這群人的需要,納入通用設計的概念就能幫助到他們,這群人在職場更努力也想努力發揮更大的勞動價,只要我們願意留下平坦的道路讓他們方便參與,這是我的生命經驗,也希望許多人可以轉化對輪椅感到『悲傷』的想法,需要坐輪椅,只是我們生命的一種狀態而已,不能定義我們是怎麼樣的人。」

  

治萱說自己的爸爸,本來覺得「身心障礙者就是要給人照顧」,但有次在台北看到「北歐風」的助步車,爸爸也忍不住覺得-「真好看呀」從之前的愁眉苦臉釋懷,對著母親笑著說「你坐這個車子出入也比較方便,腳比較不會痠」。

 

固有思維能不能改變?絕對有可能!

  

照顧是人性關懷課,不用樣樣講科學

 

照顧者的身份做久了,還是會有「為何是我?」、「為何不是別人?」的心情浮現,林治萱說,「那是因為照顧者沒有人可以傾訴了。」

 

治萱在照顧者與護理師的身份中轉換,一方面能同理著照顧者的需求,一方面又思考著如何提供解決方案。訪問時覺得治萱好厲害,就像是照顧領域的「小當家」,總是靈活著調配出神奇的「照顧料理」,但再深入地了解治萱,你會發現,她實踐的,其實是動人的照顧藝術--我們回到生活,好好生活。

 

「以科學的角度來看,長輩依然能創造無限的可能,像是我媽剛開始無法行走時,對我們家是一大打擊,後來我慢慢地改變我爸,讓他相信『可能性』。後來我媽媽也保持著穩定,與我們家人一起好好生活。照顧重要,生活也一樣重要。」

  

「時常有人問我,照顧的長輩為何有行為問題?我常會提醒照顧者,那也許不是問題,而是長輩正在反映她的需求沒被滿足,回到她原本的日常生活作息裡去觀察,也許就找到答案了。」

 

例如長輩總是在半夜大呼小叫、下午三四點吵著要出門,或是出門的時間大小便,照顧者覺得疲憊,但也許那我們要思考的,是不是在原本的生活中,三四點曾經是長輩急著要去銀行辦事的時間,或是可以改變的是安排進食的時間,或在食物的水分上做調整,就能推測長輩何時需要上廁所。雖然遇到這些情境的當下,照顧者會非常氣惱,但我們可以換著角度想,這些都是讓我們更了解這個長者的過去,但其實這些顯示的問題往往就是答案。」

 

治萱提到,照顧技巧的教學「需要從彙整資訊的思維出發,反覆的嘗試與紀錄,需要因人而異因地制宜」,需要回到生活裡細膩地去觀察與關懷,而這份需要來點人性關懷的調味料,也許就是擴大「長輩可能性」的重要契機。

 

有句話說「魔鬼藏在細節裡」,但其實,「天使也藏在細節裡」。照顧生活裡的天使與魔鬼,你是否也願意看見天使呢?